123  

用創意「賣」台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作者: 買買氏 | Y!oung觀點 – 2013年1月31日

 

在開始踏上我的環球旅行之前,我刻意在機場拿了幾份介紹台灣的外文DM、打算一路向外國人介紹台灣。但可惜的是,設計古板的DM實在不討喜,在我旅行兩個國家後,就不好意思再拿出來見人了。

反倒是我買的一條手帕,上頭以手繪插畫生動地在台灣地圖上描繪各地特色,大受外國朋友歡迎。有一回,我還同時被法國、丹麥、祕魯、美國、哥倫比亞及英國人團團圍住、要求我解說每個圖像的意義,其中一位美國女孩對我說:「我從來不知道台灣原來這麼好玩,我現在就想去!你該多帶幾條手帕到處送人。」

推廣觀光絕對是一門行銷學,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思考台灣的宣傳物,不把DM只看成DM,而是一張讓人想收集、捨不得丟的小禮物,那每一筆宣傳費的效益應該會比現在大得多。

因為地緣和文化相近,台灣要吸引亞洲旅客並不難,但要吸引亞洲以外的旅客的確是個挑戰。想想,如果這些遊客得花四萬元臺幣以上的來回機票前往亞洲,台灣要怎麼拚過擁有大景和千年古蹟的中國、文化鮮明的日本、以戲劇和流行樂引發全球哈韓熱的南韓、或便宜又具渡假風情的東南亞國家?創意的行銷方式和特色的強化,絕對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。

觀光局曾和國際創意雜誌《Monocle》、《Wallpaper》合作,以設計感的插畫和知性的報導,鎖定喜愛深度、精緻旅遊的新客群,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嘗試。但在全球快速被西方文化同化時,如果在宣傳元素上多加入在地文化符號,肯定更吸睛。舉個例子,我在雪梨時,曾在地鐵站同時看見台灣和日本的觀光廣告,一樣是宣傳溫泉,台灣用的是構圖中規中矩的照片,日本則採用他們最擅長的卡漫搭配實景,相較之下,日本的特色立刻脫穎而出。

事實上,台灣也有一流的設計師蕭青陽、空拍攝影師齊柏林、書法家董陽孜…...以及許多優秀的設計師、插畫家、廣告人,我們絕對也可以創造兼併國際格局和台灣特色的宣傳作品。

而除了廣宣,找出台灣獨樹一格的觀光特色,是最根本的課題。

阿里山小火車、夜市、九份、六十石山、日月潭、野柳…...這些「景點」或許是不錯的宣傳元素,但台灣觀光的深度性、多元性、在地互動性,反而是我覺得台灣最具競爭力的觀光本錢。

我曾帶外籍友人前往花東縱谷,在四天中,我們先參加池上萬安社區稻米原鄉館的導覽活動─搭古早鐵牛遊逛農村,戴斗笠赤腳插秧,在田邊享用客家花布包裹的碗公農家菜,拜訪豆皮老工廠,紮稻草人、做米苔目、控窯,和當地阿美族學跳舞唱歌,吃新奇的阿美族野菜料理…...我再接續帶著她們前往羅山有機村曬福菜、學做豆腐、做斗笠、在花東縱谷騎腳踏車、在梯田邊做瑜伽、夜遊生態…...

友人在這趟旅程後驚歎不已,在FB上分享的文章吸引了許多人嚮往台灣。

許多亞洲國家都有農村,但有能力同時兼具深度有品質的農村生活體驗,不同種族文化與飲食,生態導覽的國家實在不多。台灣的幅員小、在短距離內複合不同種族文化與自然環境,是我們很大的特色。在國際旅遊趨勢越來越朝綠色、在地、環保的方向前進時,台灣除了外文解說能力需要加強外,事實上擁有非常亮眼的實力。

最後來談媒體選擇,除了透過電視、平面媒體介紹台灣,多在國際旅遊論壇露出也是精準鎖定消費族群的方式,目前世界最大的幾個旅遊論壇及社群Tripadvisor、Lonely Planet、Couch Surfing、BBC Travel對台灣的討論微乎其微,代表我們還有極大的觀光市場等待著被開發。而和國際書店及藝文咖啡店合作也是吸引優質觀光客的方式,我的芬蘭朋友Janne,就是因為在旅行日本時,發現芬蘭沒有的台灣旅遊書,而買了一張機票來台灣Long stay。

旅行越多國家,越想把台灣賣出去,因為看了世界,才知道台灣擁有太多國家沒有的好。期待台灣真正的價值,能透過我們的創意,被更多地球人知道。

 

  買買式
 
 
 
 
 
 

專欄作家
自由創意人、自由撰稿人、自由農夫小學徒、正職旅人。喜歡做的事太多,所以沒有固定的職位。
 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出走看世界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達海外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